权力的游戏:三国轴心
时间: 2024-07-09 21:39:35 | 作者: 开云官方在线登录
今天咱们谈谈二战中,德国、日本、意大利为何会成为轴心国,三国轴心是怎么来的?这三国为何需要签订一个《三国轴心条约》?
“轴心”这个词是墨索里尼发明的,英文是Axis。1936年10月,意大利与德国签订了一个《德意柏林协定》,其内容简单说就是,德国承认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德意两国一致行动,支持西班牙佛朗哥政府。
11月1日墨索里尼在米兰教堂广场发表了一个轰动一时的演说。他说:柏林会晤使意大利和德国两国,在某些问题上取得了谅解,从柏林到罗马的垂直线是一个轴心,可以在这个轴心周围,团结所有愿意进行合作和维护世界和平的欧洲国家,从此就有了“柏林-罗马轴心”这个说法。
而同样是在1936年,11月25日,也就是《德意柏林协定》签约后的一个多月,日本与德国签订了一个《日德关于共产国际的协定》,这个协定实际包括了三个部分,就是《日德产国际协定》、《产国际协定附属议定书》和《产国际协定秘密附属协定》。第二年,也就是1937年的11月6日,意大利宣布加入这个协定。作为交换,日本也宣布承认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和支持西班牙佛朗哥政府,而意大利和德国则宣布承认满洲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三国都宣布退出国际联盟,这样原来的所谓柏林-罗马轴心,现在又加上了日本,成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而德国,意大利,日本三国,就成了所谓“轴心国”。
日本与德国签订《日德关于共产国际的协定》的目的,一种原因是为了应对“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退出国际联盟和世界裁军条约后,所带来的被国际孤立的外交局面,另一方面,就是企图借产国际输出革命的名义,联合德国对抗苏联。但是日本既想利用德国也对德国有所保留,这个《日德产国际协定》,是日本所谓“薄墨外交”的产物。
所谓的“薄墨外交”论,就是日本外相有田八郎,对日德外交所主张的外交思想。有田认为,从国际形势上来看,日本在处理与德国结盟的问题上,应该像画山水画那样,最初要先用“薄墨”去处理,以便于以后修改,也就是说日本认为,日本在与德国结盟时,最初应该缔结一种“模糊 协定”,要为之后形势可能的变化留出修正的空间,而《日德关于共产国际的协定》就是这样一个模糊协定,日本和德国只是在反对共产国际输出革命上达成了一致意愿,但是日本是不可能通过这一个协定,真正的完成联合德国对抗苏联的企图的。
之后的形势发展果然出现了变化。1938年7月“日苏张鼓峰冲突”,日军失败。1939年“诺门坎日苏冲突”,日军再次失利。同年1939年8月,德国和苏联又订立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日本想联合德国夹击苏联的外交战略眼看落空了,日本不得不重新考虑它的对外扩张战略。所以从1940年5月起,日本内阁就日本的对外扩张战略的所谓“北进”还是“南进”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所谓“北进”,就是向北针对苏联,目标是东北亚。所谓“南进”就是向南,针对英国和美国,目标是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主张“北进”的主要是陆军,主张“南进”的主要是海军。
1940年7月22日,近卫内阁召开五相会议,并在陆军、海军和外务三省多次磋商的基础上,终于达成了一致。简单说就是,一是确立了以英美为目标的“南进”的对外扩张战略,二是把“同德国缔结军事同盟”作为实现日本对外侵略和扩张的重大外交政策。同时,把实现日德军事同盟看成是,从根本上完全解决英美在亚太地区对日本的“包围战略”的最有效手段。
第一,为了适应世界形势的变化,要强化“日、德、意轴心同盟”,使“大东亚新秩序”得以迅速建设。
第二,在对苏联关系上,要尽量同苏联缔结互不侵犯条约,以解决日、苏边境问题。
第三,在对欧洲关系上,要坚决地把英国、法国、荷兰、葡萄牙等国在亚太地区的诸岛屿和殖民地,全部纳入到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
第四,在对美关系上,尽可能的避免与美国的无用冲突,但一旦美国阻碍“大东亚新秩序”建设时,不排除与美国直接武力对抗。
五天以后,7月27日,第二次近卫内阁在大本营联席会议上,正式通过了《适应世界形势时局处理纲要》这个政策性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日本的对外基本国策已发生了转变,正式确立为:利用日德军事同盟力量,最终实现对抗美英的“南进战略”。
在这个政策的指导下,由日本动议,1940年9月,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同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的特使斯塔玛,在东京进行了近三周的交涉,确定了德日军事同盟条约的内容,随后意大利参加。1940年9月27日,日本、德国和意大利三国在柏林缔结了三国军事同盟,即《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通称《三国轴心协定》,又称《柏林公约》。第二年6月,匈牙利、罗马尼亚、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和克罗地亚等国也相继加入该条约。
第一,日本承认德国和意大利在欧洲建立新秩序的领导权。第二,德国和意大利承认日本在大东亚建立新秩序的领导权。
第三,三国许诺,如果三缔约国中之一受到目前不在欧洲战争或中日冲突中的一国攻击时,应以一切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相援助。这一条主要是针对的是英国和苏联。因为中日战争中苏联支持中国,按照这一个条约,如果日本与苏联在中国发生直接冲突,德国应支持日本。同时德日通过互换照会秘密商定:一旦日本在亚洲与英国因为殖民地利益发生战争,德国将以其所拥有的一切手段援助日本。
第五,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声明,上述各条款毫不影响三缔约国各与苏俄间现存的政治地位。
《三国轴心协定》以正式条约的方式,确立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国同盟关系。这个条约是对美国发出的明确的警告,要么保持中立,要么遭到围攻。因为德国害怕美国介入欧战,日本害怕美国遏制它的大东亚战略,这个条约的潜台词是想说,既然美国是美洲秩序的领导者,德国和意大利就要当欧洲秩序的领导者,日本就要当亚洲秩序的领导者。
从日本的角度来看,日本在亚洲的的扩张战略有两大障碍,一个是苏联,一个是英美。这两大障碍都是日本无力单独面对的。既然无法与德国结盟对抗苏联,所以最终选择与德国结盟对抗英美,“北进”受挫,所以改为“南进”。
从德国的角度讲,德国在欧洲的武力侵略,最忌惮的就是美国的介入,所以德国一直试图通过与英国的媾和来阻止美国的介入,因为如果英德之间能够达成某种共识,美国就没有了介入欧洲冲突的理由。但是因为丘吉尔是英国坚定的主战派政治势力的代表,是德英媾和的最大障碍,丘吉尔始终试图借助美国的力量,对抗德国,因为只要美国介入欧战,德国必败无疑,英国不会失去在欧洲的领导权,丘吉尔个人也不会失去他的领导权与影响力,所以丘吉尔需要的就是帮助罗斯福总统,想方设法地将美国拖进欧战。
而德国方面因为与英国的媾和受阻,所以开始转而回应日本的动议,试图通过与日本的结盟,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牵制美国,使美国对介入欧战有所顾忌。
《三国轴心同盟条约》确实明确和强化了三国军事同盟关系,但是对日本最关心的苏联问题还是没能完全解决,在表述上也有些模糊不清,是因为日本最初对三国同盟的设计, — 实际是一个更大的包括苏联在内的“日德意苏四国同盟”构想,即轴心三国要同苏联保持和睦关系,使苏联把自己的对外政策同轴心国的政策相吻合;轴心国将承认苏联对印度的领有权,使苏联的扩张方向向波斯湾地区发展,以避免同日德的利益产生直接冲突。日本、苏联、德国和意大利分别在亚洲、欧洲和太平洋地区对美国形成包围之势,日本想通过四国同盟,既可以达成对美国的全面牵制,也能改善日苏关系;既可以使美国放弃介入欧战,也可解除苏联可能的威胁。
苏联原则上是同意加入三国同盟的,莫洛托夫访问柏林,就三国同盟成为四国同盟进行讨论时,已经向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表明了苏联的意愿。苏联也确实参与了四国同盟条约的讨价还价。但是由于德国和苏联在土耳其和巴尔干地区的利益分歧,德国首先放弃了“日德意苏四国同盟”构想的磋商。
但日本在最初提议同德国结成军事同盟时,就有一个很重要的诉求,就是日苏关系也能得到一定的改善。虽然在日、德、意三国军事同盟协定的秘密附属文件中明确规定,“关于日本与苏联之关系,德国将尽最大努力增进其友好与谅解,并在任何一个时间里都愿为此目的实现而为之斡旋”。
但是,日本对德国的这种将努力促进日苏关系的空泛承诺并不放心。毕竟四国同盟的构想未能实现,所以日本外相松冈洋佑就在从德国回日本的途中,再次到访莫斯科,就日苏之间再订立一个中立条约的问题,同莫洛托夫和斯大林进行秘密会谈。于是,“四国同盟”构想开始向日苏双边关系转化。最后又演变成了一个日本苏联之间的《日苏中立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