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够掌握各地耕地面积变化、粮食作物种植培养面积变化趋势,再结合各地以往生产能力和进度来考虑,就能够对我国粮食新增潜力进行科学决策。我们大家都认为,其中最关键的三点是水资源利用问题、粮食种植培养面积及耕地扩展面积。
中华民族发源于黄河流域,得中原者得天下,说明黄淮海平原是我国古代的第一代粮仓。
唐朝后期开始,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经过五代和北宋200余年的持续发展,南方成为中国新的商品粮基地。陆游文章中已出现“苏常熟,天下足”的说法,说明最迟到北宋末年,苏州、常州等太湖平原地区成为中国第二代粮仓。为了南粮北运,隋朝修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条从杭州通向北京通州的人工大运河,历史上的“漕粮”、“漕运”从来都是安天下的大事。意味着在隋以前南粮北运的格局已经形成。
到明朝中后期,又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以今天湖南、湖北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平原已经取代苏常(太湖平原),成为中国第三代商品粮基地。在“湖广熟,天下足”格局形成后的数百年间,江南的经济在全国从始至终保持领先地位。
本世纪初,我国粮食生产重心开始由南向北、由东向中,逐步转移,南粮北运也变成了北粮南运、中粮西运。近年来从东北地区给广东、福建等省市运粮成为北粮南运的主流。东北平原成为中国第四代商品粮生产基地。
从我国商品粮基地发展史来看,首先是在有河流和水资源丰富的平原地区发展,然后逐渐从人口密集区向人口稀疏区转移。近年来,内蒙古、新疆、宁夏三地区慢慢的变成了我国西北粮食外调省份,成为中国商品粮战略接替区。根据人口、水资源和土地发展潜力,我们认为,下个世纪西北部地区无疑将成为中国第五代粮仓。
历史上,南粮北运主要是南稻北运。近10年来,东北地区粮食外运量占全国各省粮食外运量的60%左右,东北地区的粮食主要以稻谷、玉米、大豆为主,每年有2000多万吨流出,1000多万吨出口。由于玉米出口和南方养殖业的需要,玉米曾经是北粮南运的第二大粮食。玉米最多年出口1000多万吨,近几年逐步减少,有的年份不到100万吨,波动很大。随着东北玉米加工业的大发展,今后调出更是减少的趋势。据预测,到2010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将由目前9000多万吨增加到1亿吨左右,约占全国1/5。其中玉米稳中有增,稻米持续增加,大豆略有下降。2010年吉林省玉米总产量约为1900万吨,届时其玉米加工转化能力也将达到1900万吨,将由玉米外调为主变为稻米外调为主。黑龙江三江平原和辽宁盘锦地区,将成为新兴的重点稻米商品粮基地,稻米南运渐成主流。
由此看来,南粮北运和北粮南运的粮食都是以水稻为主,因此,与水资源紧密相关的水稻生产和水稻食品安全应该是中国长期关注的首要目标。
水稻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稻米是中国65%以上人口的主食。近年来,玉米和小麦分别成为我国第二大和第三大作物。玉米在中国主要是饲料作物,也是生物、化工、制药和生物能源的原料,虽然不是中国主要食用粮食作物,但其在替代水稻和小麦等作为饲料来源方面起着重要的支柱作用,与中国粮食安全关系紧密。以小麦为主的夏粮占我国粮食的23%。黄淮海地区是中国主要的小麦产区,是部分小麦和面粉外调和出口重地,且主要在中国北方地区流通,因此,小麦调运不是中国粮食安全的关键问题。
我国南方雨热资源丰富,许多地区可以一年种三季水稻,因此在生产潜力方面有很大优势。我国南方水稻产区多为经济发达区,重工业轻农业现象严重,农田撂荒问题比北方更加突出。从目前来看,水资源并不是我国水稻总产的限制因子,关键问题是水稻播种面积下降(见图1、图2)。因此,我们多次强调,在重视部分旱地和节水农业的同时,更要重视南方水资源高效利用问题,提高南方水资源利用效率,发挥我国南方水热资源丰富、粮食生产潜力大的特点。目前各个方面都对我国北方干旱和粮食安全非常重视,但对水资源丰富的南方地区粮食潜力挖掘重视不够。在粮食生产方面,我们要根据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状况,扬长补短。如果水稻播种面积和总产能够恢复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水平,水稻就可以对我国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今年,在国家增产500亿公斤粮食的战略规划中,全国产粮第一大省河南承担着新增粮食150亿公斤的重任,就是高效利用黄河水资源的实例。黄河在河南省是地上悬河,过境水和地下水资源丰富。由于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改变了黄河断流的局面,极大地改善了河南省在黄河水资源调控利用方面的能力。河南省灌溉面积很大(495.6万公顷),占全省耕地面积(0.069亿公顷)的68.8%。河南沿黄河中低产平原土地面积很大(400万公顷),易于改良,粮食新增潜力很大。
同时,国家也支持了吉林新增50亿公斤粮食项目的实施。首先,吉林具备增产粮食的水资源保障。吉林是东北地区主要江河的河源省份,水资源比较丰富,特别是西部有松花江干流,松花江和嫩江过境,常年径流400亿立方米。通过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包括引嫩入白、哈达山水利枢纽以及大安灌区和11个大中型灌区改造,供水保障能力将明显改善。吉林同时具备丰富的后备耕地资源和大量可供改造的中低产田。全省人均耕地0.21公顷,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2倍。吉林西部地区有可供开垦的荒碱地66.7万多公顷,开发后适宜发展水稻生产,目前正在有计划地开发整理,5年内可新增17万公顷基本农田。另外,全省还可改造中低产田133.3万公顷。水土两大资源的保障是吉林粮食新增50亿公斤的关键。
因此,我国政府在实施粮食新增500亿公斤的工程中,首先要根据各地水土自然资源优势,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投资,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建设旱涝保丰收的粮食高产基地,来进一步挖掘粮食新增潜力。同时在缺水地区加强旱地和节水农业的建设和发展,使这些缺水地区能够保持稳产和逐步增产。
经过60年的努力,中国政府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粮食安全得到了保障。但由于区域自然资源、人口数量和农业科技生产力的差异,我国粮食安全区域发展很不平衡。根据2007年全国各省粮食产量和余缺平衡状况来看,31个省(直辖市)里,有17个省份粮食尚处于短缺状况,有14个省粮食处于有余状况,可以作为商品粮基地。粮食短缺省份多于有余省份,因此,粮食安全不可掉以轻心。
在粮食有余的省份,余粮超过1000万吨的省份有黑龙江(1873.59万吨)、吉林(1670.96万吨)、河南(1391.73万吨)三省,在我国整体粮食安全和跨区域粮食调控中发挥支柱作用。余粮超过500万吨左右的省份有内蒙古(781.45万吨)、安徽省(506.82万吨)和山东省(462.50万吨)三省区,是我国粮食安全的中间支柱。余粮在300~100万吨的有湖南省(262.94万吨)、江西省(182.90万吨)、江苏省(132.75万吨)和新疆(112.44万吨)四省区;余粮在100万吨以下的有辽宁(79.60万吨)、宁夏(78.21万吨)、河北(45.34万吨)和湖北(16.87万吨)四省区。
在粮食短缺的省份中,广东(-2196.77万吨)和浙江(-1034.55万吨)属于严重短缺省份;福建(-669.22万吨)、上海(-587.93万吨)和北京(-499.88万吨)属于短缺较大省市;广西(-354.80万吨)、陕西(-351.91万吨)、贵州(-324.59万吨)、天津(-270.64万吨)、四川(-253.71万吨)和山西(-226.92万吨)属于中等短缺省市;甘肃(-195.86万吨)、云南(-184.88万吨)、重庆(-171.28万吨)、海南(-136.47万吨)、青海(-122.82万吨)一般短缺省市;西藏(-15.85万吨)属于稍微短缺地区。
粮食余缺与人口关系密切,由于人口等问题,产粮大省并不是余粮大省;产粮小省却是余粮大省。例如,“天府之国”的四川,粮食生产能力中上水平(2893.40万吨),但人口数量较大(8169.00万),因此还缺粮(-253.71万吨)。而内蒙古、新疆和宁夏三省因为人口较少,成为了粮食外调省份。
关于区域粮食余缺和平衡问题,要从自然资源、人口资源,特别是流动人口和经济发展等方面,来科学分析、正确对待和区别应对开发挖掘粮食生产潜力。
上海、北京、天津属于人口密集地区,拥有大量流动人口,同时土地资源有限,是非农业为主的地区,粮食必须长期外调。
广东、浙江、福建和海南等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属于流动人口增多,同时粮食生产力下降,包括因种地经济效益不高,撂荒和投入减少造成的粮食短缺型省份。这些地区要提高粮食价格,或者通过给农民补贴,恢复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恢复农业生产能力,进一步发挥当地良好的水热和土地资源,逐步从减少粮食调进到实现自给。
西南部的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等边远地区,一是山地面积太大,二是农业科技投入明显不足,属于土地资源限制类型的粮食短缺省份。其目标是逐渐实现粮食部分自给到基本自给。特别是西藏,目前短缺很少(15.85万吨),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农业科技及投入的加大,可能在短期内实现粮食自给。
西北部的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坡耕地面积较大,难以发展灌溉,加上水资源短缺,造成粮食生产不足。随着南水北调西线调水的实现,这些地区能够较快地实现自给,会逐渐成为粮食外调省份。
近年来出现一些与粮食生产基地相关的名词,但目前都没有明确定义,使用混乱。例如,在百度里“商品粮基地”也叫“粮食生产基地”,我们认为这个解释不正确。对这些粮食生产基地的概念有必要澄清,对我国粮食安全和粮食潜力挖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粮食主产区:一般可以认为是大型粮食生产基地。例如,我国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的三大粮食主产区。
粮食生产核心区:指以大面积高产稳产区域为主的粮食生产基地。例如,近年来我国提出了建设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的概念,河北省提出了建设266.7万公顷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概念等。
粮食生产基地:指中小型粮食生产地区。如成都平原、关中平原、银川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等中小平原地区,还有一些地、市、县的中小型粮食生产基地。
商品粮基地:指历来以产粮为主,粮食商品率较高,能稳定地提供大量余粮的农业生产地区。按粮食产品供应范围及其重要性,商品粮基地大致分为全国性和区域性两类。
我国全国性商品粮基地有9个,即黑龙江和吉林中部的松嫩平原、黑龙江的三江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湖北江汉平原、四川成都平原、广东珠江三角洲、苏浙太湖平原、苏皖江淮地区、江西鄱阳湖平原。
区域性商品粮基地21个,即辽宁盘锦垦区、内蒙古的大青山南北、河北石家庄地区、山西汾河谷地、山东胶东地区、河南豫北平原、江苏的里下河地区、浙江金衢盆地、安徽皖中平原、福建的建阳和龙溪地区、湖北的襄北地区、湖南的湘南地区、广西的南宁和钦州地区、云南中部坝子、四川的长江谷地、青海的湟水谷地和柴达木盆地、陕西关中平原、甘肃的河西走廊、宁夏河套平原、新疆的伊犁河谷地和天山北麓平原、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
近年来我国提出了12个全国性商品粮基地的概念,在上边9个全国性商品粮基地的基础上,增加了河套平原、银川平原、河西走廊三个国家级商品粮生产基地。我国进一步细化了商品粮基地县发展,为粮食新增开辟了新的区域。
从以上粮食基地相关概念和分区来看,人们在商品粮基地等方面的认识还有不少误区,例如,华北平原应该是粮食主产区,但由于粮食主要满足当地需要,没有外调,因此并不是国家商品粮基地。
从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的分布来看,都是在水资源条件良好的平原、盆地、河谷地区。因此,水资源安全决定了中国的粮食安全。在这些水资源良好的地区,进一步改良中低产田、开发整理新的耕地资源是我国商品粮基地发展的重要途径。
这12个商品粮基地的地区范围包括247个县、市,耕地面积有1644万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6.5%,农业人口有1.13亿人,年产粮食约600多亿公斤,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8%,粮食商品率为27.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12个商品粮基地,按照其条件、特点、发展的潜在能力和方向途径,大体可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南方原有高产商品粮基地,包括长江三角洲、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珠江三角洲5个。这类基地地处亚热带,可一年多熟;精耕细作,粮食单产一般每公顷可达6000公斤~8250公斤,比全国粮食平均单产约高一倍;粮食商品率为29%,每年提供的商品粮占全国12个基地商品粮的60%以上,因此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素有中国“米仓”之称。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建设,逐步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做到以粮为主,多种经营,互相促进,增产商品粮仍有较大潜力。
第二类,新发展的淮河平原商品粮基地即苏皖江淮地区1个,包括苏北和皖北两片。它们处于黄淮海平原南部,地下水条件较好,又处在暖温带向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旱轮作粮食产区。粮食单产每公顷已达4065公斤,粮食商品率为19.6%。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以治水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继续改善土、肥条件,提高精耕细作水平,仍将有相当可观的粮食增产潜力。
第三类,水平尚低、但目前发展潜力最大的东北商品粮基地,包括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吉林中部平原及辽宁中部平原3个。东北地区人少地多,水资源丰富,热量条件不足,农业经营粗放,粮食单产水平尚低,一般每公顷仅为1875公斤~1950公斤。但国营农场多,粮食总产量高,粮食商品率为35.2%,其中国营农场商品率高达40%~60%。每年向国家提供的商品粮,数量占12个商品粮基地的1/5以上。这里有大量宜农荒地,开垦扩耕有较大余地。今后应大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善水利、肥料等状况,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改进耕作技术,把提高粮食单产和开荒扩耕结合起来,逐步实现粮食的稳产高产。这里增产商品粮的潜力,在各类商品粮基地中将是首屈一指的。
第四类,是开发潜力较大的西北商品粮基地,包括河西走廊、内蒙古和宁夏河套地区3个。年降水量不足250毫米,气候干旱,光照充足,但因为有黑河和黄河自流灌溉,天下黄河富宁夏和河套。目前河西走廊粮食单产水平中等,粮食商品率为27%;宁夏河套地区粮食单产水平较高,每公顷可产粮3750公斤左右,粮食商品率为20%;内蒙古河套地区土地虽较多,但劳力不足,耕作粗放,土壤盐渍化和风沙危害较重,粮食生产水平较低,粮食商品率约22%。今后,这些地区应兴修水利,改造盐碱地,扩大灌溉面积,粮食增产潜力很大。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食品消费结构以粮食为主,因此粮食安全就是食品安全的代名词。20年来,我国的食用油、水果、蔬菜、肉、蛋、奶、水产品等都在快速增加,改变了我国的食品结构,同时这些都为我国食品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我国正在经历从粮食安全到食品安全的转变过程。
从现在食品安全的发展来看,应该包括两个层次和四个大方面的含义:即食物数量和质量安全两个层次,包括粮食安全、食用油安全、水果蔬菜安全、动物食品安全四大方面。因此,我国现代农业中,在重视粮食安全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食用油安全、水果蔬菜安全和动物食品安全建设。在粮食大省建设的同时,也要重视食用油大省、水果蔬菜大省、动物食品大省的建设。食品安全结构要和谐发展,不能单独突出粮食生产,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要加快经济动物、经济植物的养殖业和种植业发展,给农民增收开辟新的途径,防止谷多(贱)伤农、增产不增收、粮食播种面积下降的现象反复出现,这样才能民富国强。
目前国家提出2020年新增粮食500亿公斤粮食潜能的规划,我们大家都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在进一步落实过程中要辩证思维,处理好粮食生产与其他食品生产的关系,在给粮食生产进行大力支持补贴的同时,应该也给食用油、水果蔬菜和动物食品生产大省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这样才能改善我国人民的食品结构和质量,真正实现我国的食品安全。
从2007年各省农产品总产量来看,我国各省的猪、牛、羊肉总产和粮食总产都在千万吨的水平,说明我国动物性食品在食品安全中占有半边天的作用。山东省猪、牛、羊肉总产在全国最高(2542.2万吨),超过其粮食总产(4148.5万吨)的一半;河南省猪、牛、羊肉总产(2088.6万吨)名列第二,接近于其粮食总产(5245.2万吨)的一半;河北省猪、牛、羊肉总产(1491.5万吨)位居第三,也超过其粮食总产(2841.6万吨)的一半;陕西省猪、牛、羊肉总产位居全国第四(1125.0万吨),超过其粮食总产(1067.9万吨);广东省猪、牛、羊肉总产(1057.2万吨)位居全国第五,接近其粮食总产(1284.7万吨)。
传统草原畜牧大省的猪、牛、羊肉总产明显落后于以上这些主要农区,并且这些畜牧大省的粮食总产都普遍高于猪、牛、羊肉总产,成为以农为主,或者半农半牧的区域。特别是内蒙古成为中国西北地区粮食第一大省,粮食总产达到1810.7万吨,是猪、牛、羊肉总产(208.1万吨)的8倍,由畜牧大省变成了农业大省。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这些地区重视了农业生产,靠发展水利工程,扩大灌溉和耕地面积,粮食生产突飞猛进;二是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落实,畜牧业有所限制。这些畜牧大省改变了大面积超载放牧,在水资源较好的少数地区发展集约农业,将大面积草原恢复为生态保护地区。这是于国于民和生态环境改善都有好处的重大改变。我们相信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高,在牧区发展农业的速度将要加快,部分草原地区将要变成高产农田,成为中国下一个世纪的粮食生产基地。特别是在内蒙古、新疆、宁夏等省份发展潜力很大。
从水果生产来看,四川省是我国水果第一大省(564.2万吨),河南省位居第二(446.4万吨),山东省第三(402.3万吨),湖南省第四(373.4万吨),河北省第五(307.6万吨)。
在油料生产方面,河南省位居第一(484.0万吨),山东省第二(328.6万吨),湖北省第三(254.8万吨),四川省第四(204.3万吨),安徽省第五(179.4万吨),江苏省第六(145.1万吨),河北省第七(138.1万吨)。东北三省虽然是我国大豆面积最大的省份,但却不是我国油料大省,因此,要处理好油菜、大豆、花生等其他油料作物发展的生产布局。
在棉花生产方面,新疆第一(301.3万吨),山东省第二(100.1万吨),河南省第三(75.0万吨),河北省第四(72.5万吨),湖北省第五(55.7万吨)。
由此看来,华北平原的冀、鲁、豫三地在我国粮棉油、水果、肉类生产中占有头等地位。虽不是我国商品粮基地,但应该是我国最大的商品食品基地,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在这个地区一手要抓粮食,一手要抓经济植物的种植业和高经济效益的养殖业,形成食品转化和加工的产业链。同时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阵地,例如山东省近10年来,农产品出口一直是全国第一大省,占全国农产品出口的1/4。河南省发展粮食深加工,成为中国的第一大厨房。
关于我国区域粮食新增潜力分析,以李振声院士为首的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开展了系统研究。1987年当我国粮食出现3年徘徊时,他们曾作过在4000亿公斤基础上增产500亿公斤粮食的潜力预测。黄淮海地区可增产250亿公斤,东北150亿公斤,西部与南方各50亿公斤。到1993年实现了增产粮食500亿公斤的目标后,结果发现对黄淮海地区的预测完全符合(252.4亿公斤),东北地区基本符合(116.7亿公斤),西北地区也基本符合(57.1亿公斤)。而估计不足有两点:一是内蒙因扩大灌溉面积(扩灌71.6万公顷,占耕地14.3%,总计灌溉面积达33.9%)等增产51.4亿公斤;二是南方地区因耕地与粮食播种的减少而减产。
前几年,他们又开展了在4500亿公斤粮食产量基础上再增500亿公斤的预测。根据44年间的5个地区粮食增长量的动态变化趋势、各地区生产现状、自然与社会条件以及有关资料的分析,对本世纪末全国各地区粮食的增产总量预测如下:华北地区可增产150亿公斤;东北地区可增产125亿公斤,东南地区可增产125亿公斤;西北地区可增产50亿公斤,西南地区可增产50亿斤。
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全国新增50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规划指出,到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5500亿公斤以上,比现有产能增加500亿公斤;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2亿公顷,基本农田面积1.04亿公顷,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5亿公顷以上,单产水平达到5250公斤/公顷。基本思路是耕地面积不变,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和总产。
因为国家对粮食发展政策和资金支持强度很大,因此,全国各省份都报了粮食新增计划,累计已经有1000亿公斤新增潜力,比目前国家新增粮食500亿公斤翻了一番,引起各方面的怀疑。但目前还没有看到区域粮食新增预测方案。从每个方面来看,我国新增粮食潜力是巨大的,但要逐步实现还有一定的困难。
农业是一个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变化较大的产业,许多产业发展与农民自主性有关,特别是在粮食种植培养面积减少方面,农民的自主性比较大。因此,各级政府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扬长补(避)短。首先是对种粮给予优惠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稳定和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在发展好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再发展多种经营,稳粮增收,中国的食品安全就有了合理的结构和保障。
在耕地减少、耕地扩展和水利灌溉工程发展方面,政府有主导调控作用。因此,首先应该摸清各地耕地减少的真实情况及发展趋势,这方面的资料一般由于各种社会经济利益原因都难以确定,变幅较大,有很大的水分。而各地开垦耕地和水利灌溉工程的计划,要靠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相对容易确定。
如果能够掌握各地耕地面积变化,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变化趋势,再结合各地以往生产能力和进度来综合考虑,就能够对我国粮食新增潜力进行科学决策。我们大家都认为,其中最关键的三点是水资源利用问题、粮食种植面积及耕地扩展面积。
我们认为首先要进行粮食生产基地水土资源的调查,二是要将粮食新增计划落实到每一片土地上。在具体到规划落实中,我们应该区别对待。
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新增途径应该是减缓耕地面积的减少,减少撂荒,恢复粮食种植面积,同时利用超高产杂交水稻等技术,提高水稻单产和总产。
在华北平原地区主要是改良中低产田,同时加强(超)高产稳产的大面积粮食核心区建设,提高小麦、玉米产量。
东北平原地区主要是加强水土资源开发潜力,扩大耕地开垦面积,扩大灌溉面积,改造盐碱地,扩大水稻、玉米和大豆种植。
西北平原地区主要是加强水利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扩大灌溉面积;其次是进一步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逐步形成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战略替代区。
从我国商品粮基地的发展历史来看,重视区域治理和开发是商品粮基地建设的关键,首先是在水土资源条件良好且容易开发的地区建设商品粮基地,由易到难地逐步扩大发展。通过建国60年的努力,我国在全国性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目前重点转向区域性中型商品粮基地开发和建设方面,将来要逐步开发建设小型商品粮基地县的建设,让中国的每一块水土资源良好的区域都生产出更多的粮食。
我国粮食新增基地建设的思路,首先应该是进一步挖掘大平原地区的生产潜力,改良大平原地区的中低产田和盐碱滩地。例如,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地区中低产面积很大,在这些地区实施粮食新增计划比较容易实现。
二是开发建设中型平原、盆地、河谷粮食生产基地,如宁夏平原、内蒙古河套平原、甘肃河西走廊、新疆伊犁河谷和天山北麓平原等。
三是小面积的河川水地开发。如许多山区和黄土高原的河谷川水地都是粮食生产基地重点建设区,在稳定边远地区粮食安全中有重要作用。
四是高原和台塬开发。如黄土高原地区有部分高原和台塬地区,在区域粮食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陕西省的渭北旱(高)原(多属于台塬),陕西省洛川塬、长武塬,甘肃的陇东高原、董志塬等地区都是黄土高原粮食生产基地。这些地区如果能够通过引水工程,其生产潜力也是很大的。
五是梯田建设。如南方水稻梯田就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北方黄土高原的梯田面积很大,也是粮食生产基地不可缺少的。目前我国共有耕地1.22亿公顷,其中坡耕地约为0.24亿公顷亩,占了近1/5。水利部编制的《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工程规划》,工程时间跨度为2009年至2030年,涉及全国30个省、区、市的1569个山丘区县,总土地面积649.11万平方公里;计划实施坡耕地综合整治面积两亿亩。这对我国新增粮食计划也可以发挥一定作用。
2020年要实现我国粮食新增500亿公斤的潜能,一是在保证当前耕地和粮食种植培养面积不变或者不快速下降的情况下,靠部分地区扩大粮食种植和耕地面积,二是要提高单产。其途径是,首先是发展水利建设,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第二是平整土地,扩大节水灌溉面积;三是改良中低产田,特别是盐碱地;四是增加肥料投入,培肥地力;五是种植高产优质品种;六是提高复种指数;七是加快农业机械化。
(作者单位:张正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段子渊,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现代农业创新基地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