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12】青岛街头的营运马车曾是这座城市的独特一景

  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随着胶济铁路和大港码头的修建,人力车、马车等开始日益增多,一些从事营业性运输的人力车行和马车行随之出现,除了人力车的迅速发展之外,马车也由之前的私人代步工具发展成为了城市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之一,同时作为德国租借地及城市旅游资源等的建设开发,马车在青岛逐渐盛行,尤其是每年夏季的旅游季节里,一些主要马路上不断驶过的一辆辆马车,也成为这座城市一道独特的风景。

  自上世纪初始,随着青岛主要街道上各种交通工具的增多,随之而来的是这座城市的愈渐繁华。此时城市车辆大致可分为六类,即汽车、马车、货车、人力车、脚踏车与独轮小车。

  德国租占时期的马车,大体分为两类,少量制作考究、内外装饰豪华的马车,多为欧洲输入的敞篷车和轿式车,分两轮、四轮两种,是专供当局官员、富商、外国人乘坐的专用工具。还有一部分为几家高档次旅馆所有,供客人租用。另一类就是供一般市民及游客租用的普通骡马车,此类马车做工粗糙,除木制车身外,车轮也为木制。

  1914年,驻青岛德军战败向日军投降,日本取代了德国开始了第一次对青岛长达八年的侵占。此时期的欧式马车已很少见到了,多为中国式马车,车体为榆树或者木板制做,设有弓形帆布车篷,用以遮阳防雨。前方有伸出1.5米长的辕木,可坐1至2人,篷前方可坐1人、车夫1人。平时短距离一般用一匹骡马拉,远距离用两匹,平均时速约为5公里。不过因青岛地形复杂,载客的马车仍以双驾居多。

  马车,大都停于大鲍岛警察派出所之旁,租价每一小时约银七角,半日银三元,一日银五元。

  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后,1923年1月13日,胶澳商埠警察厅公布了《管理马车车夫暂行规则》,对营运之马车做了详细的要求。如马车厂、厂主、车夫的信息;车牌照的申请发放;车牌必须钉在车体易见之处;车体内外装备的要求及防雨器具的准备;对于马匹的要求;车辆的驾驶要求及需要注意的几点;车夫需年满十八岁以上五十岁以下,品行善良身体强壮等等。

  此次颁布的暂行规则,进一步规范了马车车夫的行为准则,对于岛城马车行业营运的良性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上世纪二十年代,随着人力车的极速增加,马车的数量已开始相对减少。1927年,青岛市登记备案的营运马车只有64辆,分单马车和双马车两种,以双马车为多。1933年,市内各类马车有77辆,营业马车行27家。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青岛市政府制定了《青岛市暂行建筑计划》、《青岛市施行都市计划方案初稿》等一系列详细的市政计划,明确将青岛定位为“工商、居住、游览城市”,青岛成为东亚著名的休闲度假旅游城市,各地游客来青者络绎不绝,青岛旅游业呈现出空前繁荣景象。此时期,青岛营运马车数量明显增加。

  此时的马车营运价格除包车外,其他均参考当时的汽车价格给付,但在旅游旺季里,仍会有抬价的可能。

  本市马车,有单马车和双马车两种,且因市区以内,大抵傍山辟路,俱具坡势,非双马挽车,不足以指挥如意,故尤以双马车为多。单程乘价,双马车约当汽车十分之四,单马车约当汽车十分之三。若以全日计算,双马车需洋二元四角,单马车一元六角。但营业旺盛之时,尚不能以此为定则也。

  1937年《青岛概览》交通篇,附有青岛市马车乘租价目表,该图表对于当时所设立的马车站点,及相应的价目,做了详尽的标注。

  本表未列各处应照本表所列起止地点之远近而定其价额,或按时间计算,时间价目规定如下:

  一日(约十小时) 四元;半日(约五小时) 二元;一小时 六角;半小时以内 三角。

  待客时间照上列价目减半计算,夜间十时以后及雨雪天照上表均加十分之二。营业马车应遵照本表规定价目取价,不得任意高抬或低减。

  西藏路上的“西镇马车站”,位于24中的南墙外。据盛显军老师介绍,当年青岛市的客运营业马车行几乎都分布在西镇。所以,每天大部分马车都是在这里集中,然后从这里出发。

  马车站是马车的起始点,在上面的图表中能够正常的看到几个起点站,如济南路停车场、大港码头、青岛车站。以及十多个到达站点,既有到青岛火车站、大港码头、大港火车站等的交通线路,台西镇、台东镇和四方的普通线路,也有汇泉海水浴场、中山公园、海滨公园等的旅游线路等。

  1933年《青岛指南》交通纪要篇,介绍了当时青岛市内登记营业的马车行及其地址,由中可见,当时的营业马车行确以在西镇为多。

  第三条 请领马车牌照,须先领填申请书并填具商号保结连同车辆送经公安局检验合格后,照单缴纳牌照费给予执照持赴财政局呈验,照章纳捐领取捐牌转赴公安局呈验,再行给予号牌。

  第四条 马车执照有效期限为一年,期满须填具申请书连同马车送请公安局复验换给新照。

  第六条 马车领得牌照后,如变更申请书内任何一项者,须填具申请书附同旧照申请公安局换给。

  分享一组青岛营运马车的老照片,源自华北交通株式会社拍摄于1938年至1941年之间。

  上世纪三十年代里,客运马车扮演着市区客运的主要角色。尤其到了青岛的樱花季和暑期,国内外游客的目的地是中山公园和海水浴场,这一段时期成了青岛客运马车最忙碌的季节。

  闻一多先生在散文《青岛》中如此描述汇泉海水浴场:“到夏季来,青岛几乎是天堂了。双驾马车载人到汇泉浴场去,男的女的中国人和四方的异客,戴了阔边大帽,海边沙滩上,人像小鱼般,暴露在日光下,怀抱中的是熏人的咸风......”

  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期,青岛市的马车仍有一百多辆。青岛解放后,将分散在社会上的马车进行了登记,纳入规范管理,1952年成立了马车服务站。青岛市交通运输管理局成立后,又将青岛的马车按车籍所在地,统一编为11个马车中队,纳入市运输公司的三统管理。随着岛城公共交通车辆的增加,客运的马车已逐渐转向了载物为主。一直到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岛城的马路上还会时常看到骡马车的踪影,以及其后路上不时排出的马粪。

  如今,马车早已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尤其是客运马车,只有在一些影像资料中能够正常的看到了。但毋庸置疑,营运性的客运马车,在这座城市的变迁中,尤其是交通运输的发展史上,曾经承担了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