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影·丁晟》专访稿件:“轴人”丁晟
时间: 2024-06-21 03:49:47 | 作者: 云开平台
在7月的某个下午,《逐影》工作组在一家汽车艺术园区迎来了丁晟导演。那时,他正忙于《英雄本色4》的剪辑,他在百忙之中抽空,风尘仆仆地开着自己的吉普车进入我们的视线。因为常年健身,他看起来非常强壮,平头、黑色T恤,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浩然正气。
没有人能否认,丁晟是华语电影中屈指可数的“硬汉”导演。10年来他佳作不断,从《硬汉》到《大兵小将》再到《解救吾先生》,创造了一部又一部经典之作。性格耿直的丁晟拒绝循规蹈矩,敢于挑战,无论是朋友还是合作伙伴,都不约而同地用一个字来形容他,那就是“轴”。
成家班成员何钧担任了丁晟多部影片的动作指导,他说,“丁晟就是一个轴字,轴的时候你跟他沟通起来真的着急。”捞仔作为内地资深的音乐人,与很多电影导演合作过,大多数导演都会听从捞仔的专业意见,而遇到丁晟就绝少不了“掰斥掰斥”的场面。捞仔评价说:“(丁晟)最大的优点就是认真执着,最大的缺点也是太认真。”刘烨主演过丁晟的好几部影片,他认为目前丁晟已经奠定了比较稳固的行业地位,“我觉得跟他自己的用功有关系,别人看可能是轴,但可能也是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刻苦。”与丁晟合作了三部影片的成龙大哥这样评价丁晟:“他今天成功有他的道理。认真,专注,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百分之百的投入,这就是丁晟。”
如今,丁晟已经在华语影坛打出一片天地,但他的电影逐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刚开始当导演时所经历的失败更让他刻骨铭心。2000年,丁晟拍摄了一部喜剧片《大惊小怪》,那年他正好30岁。丁晟认为这部影片是一次惨败,影片上映时他进电影院看了很多场,希望观众看到自己精心设计的桥段和包袱时“能在哪个地方激动一下”,但是他发现周围的观众丝毫没有感觉,沉重的挫败感让他一下子失去了信心,“经历完了这一切,我知道原来我就是一狗屎。我什么都不是”,他觉得对不起投资人,对不起观众,更对不起自己热爱的电影,“这种感觉,我觉得特别特别难受,但是从内存里永远清除不掉”。
然而,轴的人是注定不会被这种失败所击倒,正是在当时,丁晟更加坚定了自己拍电影的决心,“我觉得那是我很重要的一部电影,它也是我的一个转折点,三十岁的时候,我要非常坚定地走电影这条路,我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我还要拍下一个电影,并且不可以再折了。”此后,丁晟选择重新再回到电影学院,在导演系进修了一年。毕业后,他沉下心来调整状态,一边拍摄广告,一边为自己的下一部电影积蓄力量。在广告圈站稳脚跟后,丁晟拿着自己写的三个剧本找到了王晶。王晶立马一针见血地指出三个剧本存在的不足,并给丁晟7天时间琢磨一个全新的故事。而丁晟根据这一个故事拍摄的影片,就是他的翻身之作《硬汉》。
第一部《硬汉》可以说是丁晟最具个人特色的作品。高度风格化的影像,硬碰硬的动作戏以及男人间含蓄的兄弟情,无不透露着丁晟独有的硬气。在他的镜头里,无论是主人公老三的单纯和正义感,还是反派角色的血性和果决,都拥有着不向命运低头的韧劲儿。
主演刘烨感觉自己骨子里就有老三的执着与单纯,而丁晟同样具备老三的“轴劲”。影片拍摄的第一天,剧组就用了一整天的时间把主景的戏给杀青了。从早上6点出发,到第二天早上8点,一整天一直在连轴拍,摄影师丁豫记得那天拍了70多个镜头,“刘烨光作俯卧撑我觉得就做了一千多个”。这种疯狂工作的状态让丁晟感到很满足,“谁都没嫌累,大家都觉得就应该这样。”丁豫说:“导演对任何一件小事,都要求的特别严格,不允许大家有丝毫的松懈,……因为他本身对自己也是这样要求的。”
拍片时丁晟的轴劲儿上来甚至让刘烨觉得“恨死谁”。拍影片的水下镜头,丁晟一定要到青岛停了很多货轮的港湾里去拍,一定要让摄影师丁豫下水去拍。丁豫没有水下拍摄的经验,大家都觉得这样做太冒险,丁晟立马戴上潜水镜,半个身子扎到水里去看,坚持认为水下拍摄能轻松实现,“他全都是这个执着的状态下的,你没法生气”,刘烨笑着说。
拍摄期间的丁晟始终处于一种超负荷的状态。每天结束拍摄后,丁晟还要为第二天的戏份画分镜,斟酌台词。连续好几天,他只有两个小时的睡眠时间。随着拍摄进度的推进和持续高强度的工作节奏,身体一向精壮的丁晟日渐消瘦,最后终于病倒了。为了不耽误拍摄进度,丁晟丝毫没有休息的念头,而是选择一边打点滴,一边继续在片场做指挥。“一般只能在传说中听说,说哪个导演打着吊瓶在现场拍,没想到就在我们拍《硬汉》的时候,他就在现场挂着吊瓶还在坚持拍戏。”丁豫对他拼命的工作状态记忆犹新。
拍摄《硬汉》最后一个镜头时发生的“垃圾桶事件”一直让丁晟津津乐道。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是老三把一个水壶扔进垃圾桶。镜头定格在了一个垃圾桶的弧形入口。那个酷似笑脸的形状,仿佛象征着老三斩断儿女情长的江湖快意。但在这个点睛之笔的背后,却藏着丁晟对一个垃圾桶的深深“执念”。“青岛博物馆门口那个蓝色垃圾桶,它的口是一个像笑脸的嘴,”拍片时丁晟就说,最后那一个垃圾桶,不管它在哪拍,我就要那样的一个垃圾桶。
“人都希望完美,人都希望拿到那个最理想的一个东西”,为了找到丁晟心仪的垃圾桶款式,制片人和美术指导走遍了青岛卖垃圾桶的大小商店,甚至试图搬走青岛市博物馆门口的垃圾桶,但都未能如愿。第二天拍摄的时候,剧组随便选了青岛的一个码头,丁晟不得不使用普通垃圾桶的道具。刚要拍扔水壶的镜头,天降暴雨,躲雨时的丁晟还在默念着找不到理想垃圾桶的遗憾,大雨过后,出现了奇迹:就在拍摄现场,几个平日里被垃圾掩盖了颜色和样子的垃圾桶被大雨冲刷后露出真容——和丁晟想要的垃圾桶一模一样!“我当时就觉得见鬼了!我一转头,我说这不是我要的那个垃圾桶嘛!现场至少有五个一模一样的那样的垃圾桶,所有人都惊着了,你说这是不是心诚则灵!”回忆起这段往事,丁晟抑制不住大笑起来,透着一股“天助我也”的得意劲儿。
短短一个月时间,丁晟就完成了《硬汉》的全部拍摄,他积攒了多年的“洪荒之力”终于在这部影片中得以释放。也许对观众来说,老三是一个有趣的电影人物,他勇敢无畏却又充满傻气;但对丁晟来说,老三身上还寄托了他的善恶观念和硬汉情怀,流露着他内心当中纯粹的自我,“我其实比老三还轴,很多时候我觉得那就是我。”
虽然《硬汉》没有大场面,没有酷炫的特效,但主人公老三的鲜活形象让很多人为之着迷。这部带着丁晟十足个人风格和个性的影片,打破了华语电影固有模式下传统英雄的形象,奠定了丁晟硬朗的风格化表现形式,更使他成为华语电影新硬汉风格的开拓者。
通过《硬汉》系列,丁晟确立了自己的导演风格,他对小人物形象的把握和专注与一直在不断突破自我、需求改变的成龙不谋而合。在丁晟的镜头下,成龙塑造出了不同于以往的银幕形象,他卸下了英雄的光环,以小人物的平凡形象在大银幕上熠熠生辉。
丁晟与成龙的机缘是从拍广告开始的。在拍摄广告现场,成龙大哥一直观察着丁晟在现场指挥、调配,他认真的工作态度给成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龙问丁晟是否有兴趣拍电影,还给他讲了一个小故事——古代两军打仗,全军覆没,就剩下一个兵和敌方的一个将。士兵想把将士抓回去领赏,他们历经千辛万苦回到自己国家,他国家已经灭亡了——这样一个只有寥寥几笔的故事框架却让丁晟眼前一亮,“这是太好的故事了”。成龙只是闲聊时随便一说,没想到半年后丁晟拿出了剧本、人物、造型、环境等一套完整的方案,这种认真和严谨深深打动了成龙,并与丁晟签下了《大兵小将》的合同。此时,丁晟又向成龙提出了自己做导演的请求,但是想拍成龙的电影可没那么容易,自然要先过成龙这一关。
身为中外影坛最受尊敬的功夫巨星,成龙在镜头前打了几十年,积累了丰富的拍摄经验,对自己的电影一直都有着很严格的要求。在《大兵小将》开拍前的某个晚上,成龙就直截了当地告诉丁晟,如果他对导演不满意,就会亲自上阵。
听完成龙的话,丁晟感到了极大的压力。电影开拍后,丁晟每一晚都会找成龙讨论第二天的戏份,听一听成龙的意见。白天,成龙也一直观察着丁晟的工作状态。“在现场拍摄的时候,我就远远地盯着他,看有没有需要我帮助他协助他的。”三天过后,成龙的经纪人来给丁晟吃定心丸,“你放心干吧,大哥这过关了”。成龙说,“我太放心了。他对现场该如何运作,制作方要说明都非常了解。”但是当时丁晟却只将自己定位成一名现场的工作人员,“我觉得,大哥能看到我就是实实在在地做事情而已。而且说心里话,我对他没有企图,我没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想法。我们能一起拍一个好电影就很满足了。”
丁晟希望能通过《大兵小将》让观众看到一个与以往银幕上不一样的成龙。2010年,《大兵小将》在14部春节电影中杀出一条血路,以1.6亿的票房雄霸春节档。这部“战国公路”电影不仅使丁晟成功跻身亿元导演俱乐部,也带来了他与成龙更多的合作机缘。接下来的《警察故事2013》、《铁道飞虎》,成龙通过影片塑造了更多不同以往的“小人物”形象。成龙说:“丁晟的三部戏,我是三种不一样的角色,他帮我说出很多我想说出的话。”
拍摄《警察故事2013》时,为了能更细致地体现内地警察的办案细节,丁晟在北京刑警总队第五支队体验了三个月生活。那段时间,丁晟与警察同进同出,同吃同住,甚至全程参与绑架案的侦破和抓捕行动,对警方的办案、押解和审讯的流程了如执掌。这对丁晟打磨《警察故事2013》剧本提供了很大帮助,同时保证了电影细节的真实性。而这次难忘的体验经历,又为丁晟的下一部片埋下了创作的种子,那就是《解救吾先生》。
在刑警队体验生活的日子里,丁晟有幸结识了被称为“北京警界传奇”的曹志刚。他曾告诉丁晟,在他多年的办案经历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吴若甫的绑架案。这起案件给了丁晟拍摄《解救吾先生》的灵感,“我开始搜集素材,采访了所有当年参与那件案子的警察。他们甚至给我看了当年的办案细节和内部录像。”丁晟说,“这个我不拍谁拍?”
不过,题材的真实性对电影本身来说就如同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事件的话题度能引起观众的好奇心,但另一方面,此类影片对于故事情节的虚实比例很有讲究。若是戏剧性太强,容易让故事失真;若是过于写实,则容易让电影失去剧情张力。而这无疑增加了影片的拍摄难度,也是对丁晟的又一次考验。
“我特别不愿意重复自己。”这就是丁晟拍摄《解决吾先生》时面临最大的挑战。他在创作这部影片时再次“犯轴”,推翻了自己所有的惯常做法,“在《解救吾先生》之前的所有的电影,我都是画分镜,特别仔细地考虑机位,好,我说这次我一个分镜不画!”这样的拍摄手法,让丁晟想想都“觉得激动”,他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现场的即兴创作上。丁晟和团队一起为整部影片定下基调,就是参与感。另外,他还给了摄影师丁豫极大的发挥空间,打破了过去二人固定的合作模式。
“我跟丁豫说,你随便发挥,怎么拍都是对的。拍的时候不用考虑轴线,不用考虑运动方向,不用考虑视线,甚至打光我都要你不完美。我希望你的打光就和没有打过光的效果是一样,你的机位不稳才是对的,要让镜头有喘息感。”
除了使用大量的手持摄影,在演员的表演上丁晟也力求保持真实感。在片场,丁晟经常播放当年案件的录像给演员看,让他们对号入座,寻找对应的状态。不仅如此,他还设置了一些机位,以捕捉演员们最自然的反应。这一切都给整个现场营造了一个身临其境的氛围。
这种创作模式看似任性,但却造就了《解救吾先生》的与众不同。摄影师丁豫认为,适合这种拍摄方式的影片题材很少,“估计以后也不会再有这样的题材适合用这种方式拍”,晃动的镜头,逼真的表演,加上凌厉的剪辑和对人物适当的符号化,让这部106分钟的影片时刻保持适当的紧张感。纪实风格和恰到好处的节奏,给演员留下发挥的空间,之间的对峙随时在狭窄的时间和空间里迸发,让观众不由得屏住呼吸。这部作品的成功及其独特的拍摄手法更印证了丁晟对片的掌控能力。
《解救吾先生》让丁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自我颠覆。在以往的创作方法得到市场认可的情况下,他另辟蹊径,创作出了一套全新的真实格调下的艺术化呈现方式,并最终使《解救吾先生》以真实性原则下的镜头语言,反常化的叙事艺术,冲击了整个华语电影市场。也正是这一部优秀的电影,让丁晟拿下了今年金鸡奖的最佳剪辑奖,并使他成为近年来中国大陆最优秀的片导演之一。
《英雄本色》系列可以说华语影坛的惊艳一笔,历史性地开创了黑帮英雄片的先河,在香港影评人评选的香港百部佳片内,《英雄本色》位列第一,足见它对港产片的影响力。或许正是因为《英雄本色》在影史上几近神话的地位,当丁晟接棒《英雄本色4》的消息一经宣布,便瞬间引来诸多质疑的声音。“这是一部注定会挨骂的电影,”说起《英雄本色4》,丁晟的轴劲儿又上来了,“大家会想你有什么资格碰经典,这也是你能改编的东西,好,我就拍了,怎么样。”
拍过《警察故事2013》的丁晟深有感触,翻拍经典注定要承受更多的压力。但是《英雄本色》这个沉淀了30年的IP对丁晟来说是个巨大的吸引,于是当出品方带着《英雄本色》翻拍权邀请丁晟出任导演时,他选择牢牢地抓住这次机会。“我当时就想,我不拍,让别人拍我会不会后悔。”最后他下定决心,“挨骂我也拍。”
老搭档丁豫原本是不建议他拍,但是丁晟始终在坚持,“还是基于他的比较轴的这个性格,他就认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解决。”丁晟的导演风格非常显著,够硬气,也够浪漫,这与《英雄本色》的气质不谋而合,影片张扬了男人间的大义和手足情,描绘了一个纵横四海的热血江湖。和很多人一样,丁晟也很喜欢这部影片,但他无意于复刻经典,而是希望在片中融入自己的个性,放入自己的表达。
在拍摄《英雄本色4》时,丁晟又做出了新的尝试。画面上,他选择使用航拍,手持摄影以及各种大型移动电子设备进行拍摄;演员上,他选择了王凯、马天宇和王大陆三位演员,增加影片的年轻气息。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营造影片的现代感,同时与老版《英雄本色》中浓郁的江湖气拉开距离。
时代更迭,英雄常在。丁晟所期望的,是能用现代的镜头语言诠释世代流传的英雄情结。“我不知道《英雄本色4》会给我带来什么,这是我的第八部电影,我所有的力量都使在认认真线》势必又将是一部极具丁晟个人风格的诚意之作。
“轴”,成就了今天的丁晟和他所执着的影视作品。他说:“我永远是个小人物,我愿意通过我的电影表现我相信的东西。”丁晟只相信跟自己感同身受的东西——不轴,肯定成不了。
MC:拍完了成龙大哥主演的《大兵小将》,票房又很不错,您当时的心态发生了一些什么变化吗?
丁晟:它对我的真正的意义,就是告诉我原来我行。《硬汉》有很多的毛病,一方面可能因为制作费比较紧张,包括我六年没拍电影,对电影还有些生疏,但片中有一股劲在里面存在着,流转着,让大家认为那是一个挺特别的东西。但是我觉得《大兵小将》很完整,我也是卯足了劲拍这部电影。
很多人对电影的评价是大哥发现了我,但大哥不觉得那是一个常规的成龙电影,懂行的都能看出来。另外一点我也知道,当年亿元导演好像是一个大的头衔,但我知道这跟我没什么关系,因为这完全是成龙大哥的光环,完全是他带来的票房,而我只是一个电影创作者,我到现在依然如此。我永远觉得,我跟大哥合作的这几部戏根本不是我带来的票房。
成龙大哥的电影真的独属于他。我跟他去过国外的电影节,我明白我们国家有这样一个华人,在马路上走都有一帮人追着,哪怕是摔倒了也会请求他的签名。所以说这些票房是冲着他的,而不是冲着我的。我一直觉得我就是个小人物,就是个在做电影的人。所以只要别人跟我说我的电影票房有多高,我就觉得很虚。这些影片根本就不是因为我做了导演才取得那样的成绩。但同时我又很坦然,我觉得那个电影对得起观众。
丁晟:我认为一部电影好不好,就是看它留不留得下来。如果这个电影只是拿来应景的,观众不想看第二遍。或者是观众看完以后没有想去琢磨的地方,这个电影就一定是失败的。我觉得我的努力的方向就是让这个电影能够留下来。比如,我认为《警察故事2013》如果抛掉《警察故事》系列的光环就是一个完整的电影,是一个好故事,而且它很接地气。
我没有去模仿香港,没有去向大哥的光环倾斜,而是把他放到一个戏里面,他也成功地扮演了这一个角色,影片也折射了一些当时的现实。我认为它是一个好电影,就像我认为《大兵小将》是好电影,就像我认为《大惊小怪》是烂片一样。
MC:我认为轴是一种对艺术追求的极致展现。因为您永远觉得不满足,永远希望更好,所以才会陷入一个轴的状态,这其中会不会也有瓶颈期呢?
丁晟:拍电影永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有的困难解决不了,就想方法。想不出方法,就先搁置一下。至少我在剪辑台上还可以改台词,或者利用更多的素材在剪辑台上来加工。我觉得不是瓶颈,而是电影永远会存在一些问题,让大家不满意。有时候因为时间、档期、天气等因素必须改方案。但是改过以后,我并不觉得那是多大的损失。直到现在,我的电影也没发生过补拍的情况,因为我算是一个比较有数的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会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把它留到下一个环节再去解决。
丁晟:我现在比较珍惜我的创作状态。我是一个不求人的人,干活不惜力,自己研发能力又比较强,而且目前我的的精力和体力都比较充沛。但是我这么干很耗神,肯定有干不动的那一天。如果有一天自己江郎才尽了,或者说也没有想借电影表达的东西了,或者说,我再干只能干行活了,那就真的没有必要继续荒度时间了。
我还有个梦想,这个梦想一定会实现,因为它很容易实现。我要当画家,要开自己的画展。因为我画了很多年画,从五岁就开始画画,我觉得自身挺有才华的。画画是另外一种状态,我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也不用拉投资,也不用考虑什么样的卖相。我画画,纯粹想画我想表达的东西,就是一个孤芳自赏的东西,别人看不懂都没关系。办一个画展也不难,这个一定会实现的,只是我不了解什么时候去实现。我现在就在想,我是否该住一个更大的房子,有一个自己的画室是我的理想。
丁晟:轴一点吧,轴一点一定有收获。其实我这里说的轴就是专心的意思。拿我自己举例,其实我拍广告挺挣钱的,拍广告也很快乐,一点都不累。而我现在选择的电影相对来说是一份苦差事。我选择了拍电影的时候,就马上决定放弃广告圈,再大的活我都不接。因为我专心干一件事都不一定干好,要是想什么都占着,就不可能干好任何事。我觉得这就是那个轴的含义。不轴,肯定成不了。
在丁晟的作品里,一直聚焦于小人物的渺小和挣扎,因此它的作品具有一种很少见的真实质感。这种创作方式有助于观众更快地进入叙事情境,并对人物产生情感投射与价值观认同。也正是丁晟这种轴于小人物的表达方式,使他的作品在内地动作电影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意义。
纪录片《逐影》很荣幸能邀请到丁晟作为我们的第三位受访导演,并与他的圈内好友进行深入对谈,以客观纪实的方式,探索他最具真实的艺术视角和最本真的创作初心,为影迷呈现出导演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造诣。而对影迷群体的深度关注,也是出品方耐飞视频一直推崇的。耐飞视频是一款聚合和发掘高分好评片库、影剧网生内容的平台产品,本着尊重经典、“不忘初心”的情怀,为广大影视爱好者极力打造一种全新的在线观影互动式体验。该款APP已于近日在各大应用市场成功上架,同时纪录片《逐影》也已经率先在耐飞视频播出,qq视频,优酷和DOCO热纪录平台也陆续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