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结合: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标志性特征

时间: 2024-10-07 21:11:27 |   作者: 云开平台

  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紧密结合,是当代科学社会主义标志性特征形成的基础。基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方法,把尊重和发现人的价值作为逻辑起点,从经济共同富裕、政治人民民主、文化繁荣发展、社会公平正义、生态和谐共生等方面梯次展开,最终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建构了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标志性特征。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层次地融合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现代化发展的新趋势,正在形成超越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且具有普遍价值的现代化范本,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标志性特征建立在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紧密结合的立论基础上,形成超越西方式现代化且具有普遍价值的制度成果和鲜明标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机结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与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两大成果,鲜明展现了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标志性特征。

  社会主义和现代化都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换的历史进程。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角度来看,现代化侧重生产力的发展,强调价值中立,突出以效率提升做大社会财富蛋糕;社会主义侧重生产关系的调整和优化,强调价值引领,突出以公平正义分好社会财富蛋糕。跌宕起伏的社会主义运动表明:哪个国家把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结合得好,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就能持续繁荣。如果割裂开来,要么走入封闭僵化的死胡同,要么陷入混乱无序的发展陷阱。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立足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结合,历史地形成了标志性特征。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源头理论。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直接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概念,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方法和基本结论反映了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发展要求。一方面,克服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内在矛盾。他们科学阐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互相促进的发展原理,深刻揭露代表发展趋势的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必然加速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组织化、集中化和现代化,必然导致公有制经济这一新型生产关系的到来。“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另一方面,克服以资为本与以人为本之间内在矛盾。近代资本主义的胜利打破西方中世纪以神为本的宗教观、以爵为本的血统论,以及东方以权为本的官本位论,在具有一定先进性的同时,产生人与物关系倒置等系列“副产品”,整个社会活动以资本和金钱为轴心,人不自觉异化为资本附庸,进入“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社会形态。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正是这些矛盾发展的结果。

  第二,俄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开启以国家形态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纪元。列宁结合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情,提出“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的口号,制定并实施全国电气化计划、新经济政策,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初步方案,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创者。正是对列宁思想遗产的正确承继,苏联从落后农业国向强大工业国快速转变,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优势凸显出来。据有关统计,与1922年相比,194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增长10倍,工业产值增长23倍,农业产值为原来的2.1倍,工人和职工数量增长4.4倍。后来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失败,归根结底是封闭僵化的苏联模式所导致,并不能否定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功效,反而恰恰是因为忽视现代化的引领和推动,违背经济运行基本规律,只剩下没有现代化灵魂的社会主义外壳。

  第三,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世界运动螺旋式前进中,经过正反经验教训的淬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原则方向,又以现代化为发展引擎,系统集成社会主义国家探索积淀的规律性认识,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制度属性和现代化发展活力紧密结合,在对“反思苏联模式、扬弃英美模式、借鉴北欧模式、学习东亚模式、警戒拉美模式”的综合创新中,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成果,“使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建设成为更加紧密的一体化进程、一体化事业”。这一历史进程中,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集体注重社会主义改造和现代工业体系建设并举的战略,初步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人明白准确地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代命题,强调走自己的路,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与世界发展大势密切联系起来。强调:“只讲四化,不讲社会主义。这就忘记了事物的本质,也就离开了中国的发展道路。”新时代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制度优势和发展优势有机统一起来,全面开具解决资本主义先天痼疾的“中医药方”,提供当代科学社会主义蒸蒸日上的中国范本。

  社会主义新内涵决定了新的时代特征,新特征反映和拓展新的内涵。基于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紧密结合的全新主旨内涵,决定了当代科学社会主义标志性特征聚焦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现代化的发展优势的双重逻辑展开,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论述为基本遵循,以现代化为支点和坐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范本,构成反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特征体系、方法体系,综合展现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发展优势。

  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整体观,以发现和维护人的价值为制度创设起点,从经济共同富裕、政治人民民主、文化繁荣发展、社会公平正义、生态和谐共生等层面梯次展开,做到各环节相互印证、互为支撑,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全景式呈现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紧密结合的当代科学社会主义标志性特征,系统反映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且具有普遍价值的现代范本。

  (一)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追求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把人的现代化作为贯穿现代化建设的主线

  追求人的真正解放,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贯穿始终的主线。科学社会主义本质上是关于人的学说,要旨在于为人求解放、谋发展,实现人的现代化。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批判资本剥削对人发展的束缚和侵蚀,揭露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物化、异化问题,回归人之为人的价值与尊严、自由与发展,致力于建设“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社会主义新形态。现实的人是历史发展的中心,所有发展旨在创造条件促进人的解放,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真正的充分的自由”,构成科学社会主义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

  从方法论上讲,与“两个决不会”理论相适应,处于社会主体地位的人必然同步经历长期演进、适时蜕变的增量发展过程,最终从被束缚、被限制的畸形发展到社会主义条件下自由人的全面发展。究其根本,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具有两重属性:既有普遍价值,社会主义各发展阶段不能脱离为了人、保障人、实现人的价值取向;又是相对的历史范畴,受制于具体的、现实的历史条件和发展阶段,决定了其方法步骤的灵活性。尊崇人民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体性力量,在国家宏大叙事中始终关注每个人的价值和自由,并结合时代条件不断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求,让人民真正成为现代化的积极参与者、同步成长者和最终收益者,成为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首要标志性特征。

  与以资本为轴心、追逐利益最大化的资本主义发展逻辑不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精髓在于恪守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一切的发展最终是为了人民、服务人民和满足人民,创造各种条件保证全体人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一百多年来,中国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每个人发展提供坚实物质基础、精神力量和政治保障。这一现代化进程蕴含鲜明的价值取向,推进人的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互为表里、相辅相成,让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开辟驾驭资本、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新境界。

  (二)在发展生产力基础上,巩固和壮大公有制经济,保证社会成员按劳分配、共同富裕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由谁支配,决定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公有制经济代表生产社会化的发展的新趋势,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并造福全体劳动人民,是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的核心主张。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经历了苏联的单一公有制、东欧的多样化所有制、中国的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占主体等多种形态。与所有制结构相适应,尊崇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切实防止两极分化。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鲜明标识,在于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坚持和发展以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结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的方法,保持全体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扩大劳动产品并公平享有发展成果的制度底色,坚定生产资料公有制自信,夯实迈向更高级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分配的方法的调整及变革,归根结底是由以现代生产工具及劳动群体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决定的,其中科学技术具有放大生产力诸要素的乘数效应。马克思关注科学技术推进产业革命的及其重要的作用,指出:“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列宁提出生产力发展的著名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总和=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性解决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兼容的世界性难题,奠定当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原创性成果:一是市场经济灵活性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深层次地融合,明确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积极探索股份制等公有制实现形式,展现公有制经济光明前景。二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让“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共同发力,不断的提高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科学化法治化水平。三是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有机耦合,既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非消极作用,同时有效抑制资本野蛮生长甚至勾连政治的消极作用,营造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参与、一起发展的法治化环境。历史雄辩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规律,可完全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质量更高些、速度更快些,不仅惠及中国,也必将惠及全人类。

  坚定不移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彰显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领导推进“一化三改造”中同步确立共同富裕的目标,指出“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施行“先富带后富、帮后富”发展的策略。新时代把共同富裕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习强调:“我们决不能允许贫富差距慢慢的变大、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决不能在富的人和穷的人之间出现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循序渐进把共同富裕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中国经济建设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成功跨越“卡夫丁峡谷”,实现既不同于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又摆脱西方市场经济内在缺陷的高质量发展。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政治现代化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马克思充分肯定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的局部尝试,是人民群众“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获得社会解放的政治形式”。苏联创立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制度,探索形成政权建设民主成果。面对苏联如何领导最高权力机关苏维埃、政权“蓄水池”工会的核心问题,列宁提出无产阶级专政体系是“一个由若干齿轮组成的复杂体系,而不可能是一个简单的体系”,党的领导是这个体系运转的先决条件,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必须“通过一系列特别的、并且同样是某种新型的机关,即通过苏维埃机关来实现”。苏东剧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一些领导人把坚持党的领导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对立起来,党内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都严重缺乏。社会主义发展史表明:探索符合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首先建设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同时,以政党现代化引领国家治理现代化,科学处理执政、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这考验着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承载着中国的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中国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民主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经过实践探索和理论沉思,找到依靠民主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民主新路,并成功把这条新路开拓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开创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新纪元。强调民主与法治一体建设,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改革开放以来,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日趋成熟定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健全,人民当家作主成为中国政治现代化不可逆的发展大势。

  中国是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由自身的革命性、发展的绩效性和人民的认同性决定的。政党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依托,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引领。具有百年奋斗成就和历史经验的中国,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现代化政党。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我国政治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三权分立”政治制度的标志性特征,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优势。在社会主义中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来自人民、受人民监督,不会依据地位、财富、关系分配国家权力,决定着“三者有机统一”的根本一致性。2018年中国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写入宪法第一条,2019年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提出,2020年习法治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体现出“三者有机统一”彼此支撑的内在肌理以及有机贯通的实践进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保证党依靠国家政权机关开展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监察体制等重大改革,提供现代化治理的根本政治制度支撑。以“三者有机统一”为标识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努力寻求国家能力建构、民主和法治建设的最佳结合点,高效协同改革、发展、稳定关系,一体实现政党强、法治强、人民强的多重目标,完全超越西方学者提出的“政治三维论”,向世界提供中国特色、普遍价值的现代化大国治理范式。

  先进文化是引领社会进步的号角。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打破“西方中心论”文化崇拜,在国际运动中彰显真理力量、道义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彻底批判资本主义腐朽文化,阐明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相互作用关系,认为历史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科学对待人类文化遗产。他们虽然没有专门论述文化特征,但对与公有制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文化理念及特点等论述内嵌其中,提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武器。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广义上讲,包括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来体现社会主义性质、摒弃资本至上观念、符合现代化要求的一切有益文明成果。科学处理马克思主义统领性与精神文化生活多样性之间关系,培育和壮大以马克思主义为主体、以本土文化为主干、吸收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成为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必须要格外注意的是,文化建设应当彻底摒弃“以行政命令的方法管理思想文化建设,混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的苏联文化管理模式。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中国文化建设的长期性指导方针,提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宝贵经验。新中国成立后,在科学文化领域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改革开放以来,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双百”方针得以重新回归、正确发展,指出:“各种意见表达出来,进行争辩,才能真正发展马克思主义”。新时代“双百”方针继续巩固和完善,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提供国家和民族发展深沉持久的精神力量。

  传承发展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密码,提供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多元一体、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凸显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具有贯通的人文关怀、一致的价值追求和契合的实践品格等,决定了两种思想文化交汇融合,孕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普遍性意义,在于植根本土文化基因、民族文化传统,以马克思主义为魂脉对中华文明的根脉进行挖掘和激活,推动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以鲜明的中国价值与世界意义,提供后发国家基于自身文化推进现代转型的启发借鉴。

  追求社会正义、实现公平发展,是千百年来人们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深层价值诉求。恩格斯提出:“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社会阶级之间不平等,财富资源分配不公平,是他们观察和分析当时社会结构断裂的重要视角。正是由于资产阶级享有不劳而获的资本特权,社会分裂为“世袭的富有”和“世袭的贫困”两大阶级,催生了以维护正义为不懈追求的各种斗争活动。马克思恩格斯以消除资本特权、消灭阶级差别为斗争目标,强调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双重职能,虽然没有集中阐述社会建设特征,但对公平正义的执着和践行渗透在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科学社会主义致力于消灭剥削与压迫,在公有制经济基础上建立起社会互助的新型关系,是比以往任何社会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形态。虽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尚存在人民内部矛盾、阶层差别,但是内部矛盾已没有对抗性质、阶层差别日渐缩小。突出社会管理的国家职能,运用社会革命(改革)方式协调人民内部矛盾、统筹各方利益关系,创设权利平等、机会均等、结果公正的社会制度,打破利益固化、特权垄断的藩篱,推进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有序流动,让“寒门出贵子”“穷人翻身”成为制度性安排,让所有社会成员充满了许多活力和希望,成为当代社会建设的突出特点。

  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第一个任务,事关社会主义发展的大局和长远。中国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持续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完善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为内核的社会治理法律制度,激发各阶层、各群体创新创造活力。改革开放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依托社会治理新格局,妥善处理社会变迁中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劳有所得、学有所教、弱有所扶等不断取得新进展。

  全面深化改革、护航社会公平正义,成为新时代社会建设的鲜明特征。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公平正义是审视改革成就的一面镜子。习指出:“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新时代以来各方面推出大量改革方案,很多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紧密关联。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依法保障人民自由择业、自主创业、充分就业、公平竞争的权利和机会,以立“明规矩”破“潜规则”。把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基石,坚决阻断逐利资本侵蚀义务教育,让寒门学子享有人生出彩机会,充分的发挥教育在打通社会阶层流动、促进社会新陈代谢的价值功能等。当代中国继续扛起公平正义的旗帜,努力让公平正义阳光普照中华大地,向全世界昭示当代科学社会主义一贯秉持的价值追求。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日益成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分水岭”。马克思、恩格斯较早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大命题,认为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在劳动演进中依靠、利用和改造自然,形成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与制约的共生关系。从19世纪30年代起,有些西方国家片面推进资本主义工业化,导致大量环境公害事件,造成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对立。虽然那个时代没有如此关注生态问题,但他们科学预见盲目生产、过度消费与无限索取的资本主义生产生活方式与生态恶化具有因果关系,批判依靠掠夺自然而实现资本增殖的“自然的荒芜”“文明的阴沟”。恩格斯在未完成的《自然辩证法》中尖锐指出:“我们别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咱们进行报复。”这些初步构想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储备。

  保持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在社会主义发展中实现人同自然的真正和解,即“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马克思主义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良好状态。西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一再证明,“先污染、后治理”的资本主义工业化旧路已经行不通,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片面增长方式留下诸多后遗症,彻底扬弃资本主义发展方式痼疾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根本出路。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关系,推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续写恩格斯的生态文明后半篇文章,成为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标识和重要使命。

  伴随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深化,推进高水平保护与高水平发展相辅相成,成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典范。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从对抗到协调、再到和谐共生的演进过程,其间有过“人定胜天”的曲折,也形成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科学认识。针对征服自然出现的问题,重视植树造林、兴修水利等环保活动,强调“用二百年绿化了,就是马克思主义”。注重运用法治方式保护生态环境,指出“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例如工厂法、人民公社法、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等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将节约世界资源和保护自然环境确定为基本国策,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确定为国家战略,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迈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标注美丽中国建设新刻度,提供当代环境系统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路径。新时代以来,在习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生态文明融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过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彰显全球环境治理和发展倡议的中国力量。坚持把生态文明写入宪法修正案,加快完善生态环保法律制度体系,连续开展环境保护督察、执法检查,生态环保领域立法力度之大、执法尺度之严、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加速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现代性转换,正在塑造西方工业文明之后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为内核的当代生态文明。

  当代科学社会主义追求比资本主义生产力更高、生产关系更优化、社会福利更可感可触的高级社会形态,是对西式现代化的全面“迭代升级”。这些特征矩阵紧密结合当代科学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发展优势,把握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有机贯通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与行动方案,促进中国特色与世界价值相互连通,丰富和发展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知识宝库。

  一是系统集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方案。马克思、恩格斯设计了未来社会的大体轮廓,强调在发展中深化科学社会主义的特征,“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这些特征矩阵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重要论述,充分汲取经过历史检验而沉淀下来的智慧成果,结合历史事实和时代要求阐明各领域变革的翔实方案,以确定性制度成果促进当代科学社会主义更成熟定型。

  二是探索打造社会主义特征论的升级版。科学社会主义是由本质、原则和特征构成的有机整体,如果只抓住某一片段,轻易造成理论和实践的偏离。这些特征矩阵建立在社会主义经典特征理论基础上,密切关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本质特征”“本质要求”等最新论述,全面增强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体系化学理化。

  三是增进中国特色与世界价值的良性互动。中国与世界社会主义在“两个结合”的深刻互动中,既让科学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现代化中得以呈现,又以中国式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提供21世纪马克思主义从中国特色走向世界价值的逻辑支撑。这些特征矩阵遵循现代化发展规律,与现代化角度的中国式现代化“五个特征”互为支持、互相印证,构建起当代科学社会主义新的叙事体系、话语体系、自主知识体系,实现从学习借鉴到自立自强再到普遍价值的跃升,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探索贡献中国智慧。

  马克思主义是动态、开放、发展的科学体系,恩格斯一再强调:“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当代科学社会主义标志性特征是一个开放性命题,必然在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中深化拓展,在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中积淀更多原创性成果,彰显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真理向心力和国际感召力。(庄泽林)